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我国加快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步伐。在此背景下,“双一流”大学该如何作为,知识产权如何赋能创新?近日,刚刚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的上海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刘昌胜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校应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于创新发展的引领和促进作用,让知识产权工作为科技创新赋能,为中心工作服务。
“五五战略”联合多学科攻关
创新资源汇聚为高校创新能力跃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不过,重大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而传统学科是为传承知识而建立的知识体系,这种较为割裂的学科设置往往难以解决复杂的产业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2021年,上海大学开始实施“五五战略”(即“五朵金花”和“五大阵地”),基于学科会战的思路,汇聚不同学科进行科研攻关。
“上海大学老校长钱伟长先生曾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五五战略’与其一脉相承,正是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要,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刘昌胜解释说,“五朵金花”主要围绕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聚焦微电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量子科技领域,开展科技研究;“五大阵地”主要围绕城市社会治理、考古与文保、新海派文化、艺术技术、数字经济与管理领域,开展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城市软实力提升。
以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的人工智能为例,上海大学提出“赋能智能、智能赋能”的跨学科融合发展理念:人工智能发展既需要计算机科学、数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支撑,开展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和基础研究,也要为数字人文、智能设计、智慧城市等各个领域创新发展赋能,多学科联合攻关有效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
知识产权覆盖创新全过程
知识产权制度作为一种现代产权制度,其本质是通过保护产权形成激励机制,为权利人提供持久的创新动力。作为学科带头人,刘昌胜对此深有体会;作为高校管理者,他坚定地认为,要发挥知识产权对于创新发展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高校知识产权工作覆盖科研工作立项、研发、成果保护、转化的全过程。刘昌胜认为:“在立项阶段,我们就要有专业团队进行专利检索分析,了解全球前沿技术,明确创新点,为科研人员提供参考;在研发过程中,及时挖掘专利,进行合理布局;在转化阶段,积极对接市场资源,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为此,上海大学持续完善知识产权相关制度体系建设,不仅形成了科研、转化、财务、国资、人事、法务、科技园区等多部门分工合作的知识产权统筹协调机制,也建立了图书馆、技术转移中心、知识产权学院等部门协同的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工作模式,融合了法律、管理、运营、信息4个维度。
“知识产权保护是为了真正实现价值。”刘昌胜强调,上海大学坚持质量导向,围绕重点创新项目,通过专利技术披露结合专利导航,筛选高质量专利进行整体布局,并推进产业化实施。
以上海大学无人艇技术为例,学校结合全球相关产业发展态势,开展专利战略分析与高价值专利布局,并于2021年将相关专利技术作价入股4200万元成立项目公司,成功实施产业化。
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高校的原始创新研究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而要完成“从1到10”“从10到100”的转化,本身是一门科学,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近年来,上海大学加强技术转移中心体系建设,为成果转化加大了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保障力度。
目前,上海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有6位专职人员,分别负责专利转化协作网络建设、专利转化项目合同洽谈与管理等工作,此外还配备了4名知识产权兼职人员、60余位兼职技术经理人,分布在全校各个理工科学院,直达实验室和课题组。同时,知识产权学院面向全校理工科学生开展复合型专利实务人才培养项目,提升了相关实验室和课题组成员的专利素养。
为了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建设成果转化平台,上海大学建立了“校内研发+环上大转化”模式。刘昌胜介绍,上海大学希望借鉴“斯坦福+硅谷”模式,依托高校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接资本和市场,在研发早期进行概念验证,在后期帮助创业孵化。为此,环上大科技园充分整合学校科研资源,并利用周边区域空间及资金资源,吸引行业资源和社会资本,积极整合技术链、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形成产业集群。
同时,上海大学通过赋权试点系列措施,统筹把握奖励激励、团队发展和体系建设的收益分配和绩效问题,极大激发了全校科技成果转化活力。多措并举之下,上海大学技术转移指标连续3年排名位列上海高校第三,2022年荣获上海市知识产权创新奖(运用)。
“高校知识产权工作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而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满足发展需求的模式。”刘昌胜表示,上海大学将进一步整合校内知识产权服务资源,让知识产权真正发挥支撑创新决策、助力研发过程、护航创新成果的功能,为实施“五五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文章来源:知识产权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