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田制是什么
课田制是一种对自耕农征收赋的税收制度,在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由中国西晋政府推行实施。西晋政府通过课田,一方面征收了赋税;另一方面达到“寓劝于课”的效果,通过征收实物的种类与数量来规劝农民种田。
课田制的具体内容为,男子1人有权占田70亩,女子30亩。这是应种上地的限额,不是实际授予的土地数额。占田之中,丁男(16—60岁)有50亩、丁女有20亩、次丁男(13—15岁、61—65岁)有25亩要课税,称为课四,每亩课田收税谷8升。不管田地是否占足,均按此定额征收。
企业所得税和企业增值税的区别
所得税税负率的公式是什么
“滑准税”的由来和使用概况
对公账户之间需要什么样的发票
税务罚款怎么交
固定资产怎么抵扣
涉税鉴证报告的出具规范包括什么内容
「宝山」我可以自己找会计记账吗?与你们记账有什么不同?
上海企业查到自己的纳税信用等级是M级,哪些企业适用M级纳税信用等级?
记账报税中拉弗曲线是什么意思
总经理、董事长
市场总监
财税销售经理
资深财税专家
高级建筑师
高级HR顾问
更多财税服务
什么是公司股权变更 股权特征有哪些?
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办理的条件
注册公司经营范围怎么选择?
公司注册名字有什么要求?
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办理条件
一般纳税人代理记账有哪些服务内容?
高新技术企业中科技成果转化注意事项有哪些?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办理申请需要哪些条件?
公司法人变更需要法人到现场吗?
注册公司股东资格要求
更多财税知识
问答首页
在线咨询
我要提问
电话咨询
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