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由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构成的长三角地区,以不足4%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创新驱动在这里由“质变”引“聚变”——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首届全球奖的5家中小企业中,中国企业独占两席,均位于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拥有全国近三分之一的有效专利和四分之一的有效商标。
5月3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上海举办5月例行发布会,重点分享了长三角地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内激励创新、对外促进开放作用,积极推进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局的经验做法。
区域发展聚合力
加快形成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发展合力,既需要由上及下谋盘定向、精准发力,也强调自内而外重点破题、以点带面。
在央地互动层面,国家知识产权局不断增强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副主任梁心新介绍,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上海建设高水平改革开放知识产权强市,支持江苏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自主可控知识产权强省,支持浙江建设数字化改革引领知识产权强省,支持安徽建设创新型知识产权强省,并且支持上海浦东新区、南京、合肥、宁波等10个城市(城区)开展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完善知识产权全链条政策体系,促进实现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发展共商、布局共进、保护共治、服务共享和环境共建。
成立并有效运行南京都市圈知识产权保护联盟,为增强重点区域“粘合度”、提升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一体化水平作出了有益示范。该联盟于去年6月由南京市知识产权局发起,联合扬州、淮安、芜湖等10个城市(城区)知识产权部门成立。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赵旗介绍,联盟积极探索新型城市联合保护共治新模式,目前已在南京都市圈建立知识产权“双轨制”保护模式、成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中心和智库,并在联盟内建立起侵权案件公报机制,确保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深度落地和长效运行。
要素流动更畅通
在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的全链条要素充分流转,交织出一幅活力满满的经济图景。
问需创新源头,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财政部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指导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为包括长三角地区在内的多个地方提供重点支持。去年5月,上海市率先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芮文彪介绍,上海市一方面积极探索专利免费开放许可,已累计成交27次,占总成交次数的60%;另一方面,创新推出“中低价交易、高频次流转”的“专利超市”,目前已在7个区建立起各具特色的“专利超市”。
纾解经营之困,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支持江苏、浙江等省开展专利质押登记全流程无纸化办理试点,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安徽省知识产权局局长程胤介绍,今年4月,合肥市发行了长三角地区首个“专精特新”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规模达1.235亿元。至今,安徽省知识产权局已与七大商业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打造保护高地,国家知识产权局已批准首批10家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启动建设,长三角地区占据6席。浙江省率先承担起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我们已上线全国首个数据知识产权公共存证平台,发放全国首张数据知识产权存证证书,落地全国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出台全国首个开源社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和首个数据知识产权质押标准,列入全国首个数据知识产权国家标准化试点项目。”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顾文海介绍。
普惠人民群众,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长三角地区不断优化“一网通办”水平,推动知识产权政务事项跨省通办。今年3月,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集成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系统集成了有关各类知识产权的74项服务事项,达成服务需求“一口链接”、服务供给触手可及。
对外开放步伐稳
今年9月,第19届亚运会和第4届亚残运会将在杭州市举办,这将是用知识产权高水平保护履行国际承诺、体现大国担当、展示浙江风采的重大机遇。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浙江省第19届亚运会知识产权保护规定》地方规章,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纳入亚运会筹备工作的重要议程。顾文海介绍,浙江现已启动对涉亚运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商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整治,亚运会知识产权保护科普宣传工作也在广泛开展中。
坚持对中外经营主体实行知识产权同等保护,十分重要。以上海市为例,“我们将严格保护、同等保护作为强市建设的重要原则,连续三年组织开展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累计办理涉外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60余件,查处涉外商标侵权违法案件1000余件,对近100件外资企业商标给予重点保护。”芮文彪表示,上海市也将会同苏浙皖,继续强化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加强对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的源头打击,为外资企业来长三角地区投资兴业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期待长三角三省一市开展更多实践探索,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文章来源:知识产权报
最新评论